博弈论论文煤矿安全论文安全生产监管论文: 博弈论在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旷宸 摘要: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现状进行了简要叙述,接着应用博弈论模型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管进行了分析,通过模型分析,找出我国煤矿事故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检查监管力度不够、对违规生产者处罚力度不够等。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加大处罚力度、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等几点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博弈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 据安全监管总局网站2011/01/8发布的消息,十年间,全国煤炭总产量由1999年的10.4亿吨增加到2009年的29.5亿吨、增长近2倍,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由“十五”高峰期2002年的6995人减少到2009年的2631人、下降62.4%,全国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由“九五”期末最高时2000年的5.71下降到2009年的0.892、下降了84.4%,历史性地降到了1以下。,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驻各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共查处事故隐患240万余条,隐患整改率逐年提高、平均达到95%;实施行政处罚6万多次,经济处罚罚款由体制创建之初的每年2千万元至3千万元,提高到近两年的5亿元以上,监察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在全国煤炭产量连年较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并不断趋向好转。有力地促进了煤炭工业安全健康发展,保障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正是在这种背景,本文尝试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分析政府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以找出进一步降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思路和做法。 1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的现状 1.1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管理机构与部门可以分为三类 直接管理机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相关管理机构—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相关机构部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监察部、财政部、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全国总工会等。 1.2 我国目前的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体制 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监管体制,我国在中央垂直监察层面,设有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直接管理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又设有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垂直管理的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各主要矿区又设有煤矿安全监察分局。这样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垂直管理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体系。同时,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行政监管的机构还有各地方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中央层面,我国设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同时在各个省也设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以下的市也基本都设立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以下的县、乡级政府也正在筹划设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实行分级属地管理,由各地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机构的主要职责:我国煤矿安全监察实行独立的自上而下垂直管理、分级监察的管理体制,国家设立煤矿安全监察局,作为负责煤矿安全监察的行政执法机构,承担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能;在重点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煤矿安全监察局,作为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直属机构,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煤矿安全监察职能;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大中型矿区设立安全监察分局,作为其派出机构,履行该矿区的安全监察职能。 2 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博弈模型 博弈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应用范围不仅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还涉及军事、外交等等领域。博弈论对人的基本假定是:人是理性的。所谓理性的人是指他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博弈论研究的是理性的人之间如何进行策略选择。博弈论在我国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博弈论应用到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中作一试探性的探讨。 在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博弈中,设定参与人是煤矿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监管局)和煤矿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者)。 监管局的纯战略选择是检查或不检查,生产者的纯战略选择是造假或不造假。这里,我们设定食品生产者的违规(违法)收益为a,因违规被罚款的金额为f,监管局的监管成本为c,并假定只要监管局进行检查,违规行为就会被发现。发现后必须要进行整改并给予罚款。那么,当生产者不违规、监管局不检查时,生产者可得0,监管局可得0;当生产者不违规,监管局检查时,生产者得0,监管局得-c;当生产者商违规,监管局不检查时,生产者可得a,监管局可得0;而当生产者违规,监管局门检查时,生产者可得-a-f,监管局可得f-c。如下表所示我们来讨论混合战略的纳什均衡问题。假定p为监管局进行检查的概率,q为生产者违规的概率,g为期望的收益。 2.1 对q的分析 给定q,监管局选择检查(p=1)和不检查(p=0)时的期望收益g分别为: g(1,q)=q(f-c)+(-c)(1-q)=qf-c g(0,q)=0*q+0*(1-q)=0 解g(1,q)=g(0,q),得q=c/f。当生产者违规的概率小于c/f,监管局的最优选择是不检查;如果生产者违规的概率大于c/f,监管局的最优选择是检查。当生产者的违规的概率是c/f时,监管局可根据经验和生产环境来决定如何进行检查。 从以上结果可知,q与f成反比,q与c成正比。即当c一定时,罚款的金额f越小,违规的概率q越大。因为通常违规的收益是较大的,即使被查到一次,通常也是罚这一次的款。当f一定,检查成本c越大,生产者违规的概率越大。这大概可解释为:c越大,监管局检查的次数就会越小,那么违规的概率就会提高。 目前,我国对煤矿生产违规的处罚力度虽有提高,但还是不够重。一方面处罚的机制偏软,罚款的上限还不够高;另一方面在罚款时,监管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较大,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很可能导致罚款额不多。根据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2010/01/08)的消息,从1999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实施行政处罚6万多次,经济处罚罚款近两年提高到5亿元以上。从以上计算可知,平均每次罚款额为1.2万元,与其收益相比,其罚款明显偏低,这也是形成煤矿事故不断出现的一个主要原因。 2.2 […]

» Read more

大学生就业问题

  刚上大学就有这样的觉悟—-毕业等于失业。大学生对现在的社会来说,已经不再罕见,甚至算得上是多如牛毛。微薄的社会工作经验,几乎空白的履历,使大学生在求职的路上困难重重。 既然我们无法避免这样的问题,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每个人方向不同,做的事情不同,但是重点却都应该是相同的,那就是摒除抱怨的心理,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我们身边的人抱怨就业难的时候,我们应该默默地告诉自己,只要学好知识,掌握好本领,不断充实自己,只要自己够努力,够坚持,工作就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对命运的掌握就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主动性! 人生个是一场战争,如果说高考是决定我们命运的第一场战争,那么就业就是另一场重要的战争,那我们就坚决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船到桥头自然直的理论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用,只有提早准备才能获得成功!

» Read more

求生欲望

  在经典美剧“行尸走肉”中,男主从醒来的那一刻起,便身处僵尸国度,当亲眼目睹身边的亲人朋友都变成了吃人魔鬼,活着的人自相残杀,一次次希望的破灭,他依然选择继续走下去,即使前方充满绝望,我想,这应该就是人的求生欲忘。 每一个灾难的发生,必伴随各种惊人震惊的报道,地震时,人可以待在地底几天几夜等待救援;火灾时,几十米高的楼房也有人敢往下爬;被困树林时,想尽办法供给自身,钻木取火,等待希望出现。人往往在身处困境时,才会爆发无穷的潜力,换言之,求生欲使他们没有放弃自己。 任何事物都有反面,求生欲带来生的希望,同时也会带来死的绝望。身处困境的一群人,谁能保证他们是团结的,不会自相残杀。影片中,最让我害怕的不是僵尸,而是人类,人类狡猾欺诈,为了自己生存不惜牺牲对方。可是人性就是这样,不是所有人都会为对方着想,不是所有人都会在困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求生欲望始终是人性中最难控制的感情。面对生死,你是否也能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 Read more

城市旅游业

  每年放假回家,家乡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倒是不足为奇,但令我没想到的是,近几年,家乡竟积极的发展起了旅游业,不少偏僻的地方被开发出来,搞得也是像模像样。 我也去过几个旅游业很发达的地方,就拿鼓浪屿来说,我去的时候正值盛夏,游客数量不减却增,在一个小店里和老板闲聊了几句,她笑着说,自己出生就住在这里,生来就看见很多旅人来来往往,几乎这里每个人在做的事情都与接待游客有关,衣食住行,各方各面。 我起初很吃惊,后来想一想也觉得似乎真的就是这么一回事。对于家乡的变化,我是喜忧参半的。一方面,希望家乡发展顺利,有更多的人了解参观,城市会更富裕。另一方面,担心这种发展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失去了原本悠闲安逸的舒服生活,晚上的湖边会不会不再静谧美好,清晨的公园会不会干净明亮。 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假期的选择,大家都想趁着岁月还没流逝,去更多更远的地方看看,我也不例外,既然这是一个趋势,何不欣然接受呢。      

» Read more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