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2.att.hudong.com/24/68/300000764046129809682545781_950.jpg 钱学森72班 刘金鑫 07045051 (注:后面附纸为一些老师ppt和大学物理模拟的图片,以说明观点。) 自钱学森建立以来,不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在进行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与体验,这个过程促使我们去对这种教育模式进行着认真的思考。在钱学森班到现在,我认为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创新,一个是科学教育的创新(李元杰教授的大学物理数字模拟教学),另一个是艺术教育的创新(艺术思维与方法的课程开设以及实践课程的开设)。而在这两方面不仅注重了方法的创新,更加注重一种思维的传授,这种思维它不论在人文科学还是在自然科学都是适用的,它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这种思维方法的学习也是我在这个班级所收获最大的。比如说到艺术美和科学美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以前听过这样的说法,现在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在这里我想就科学中的美学体现和美学对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 我翻阅了一些资料,其中谈到纯艺术的美和科学中的美是不一样的,这和我所想的是一致的,我将它的定义摘录到下面以便结合具体来分析。 艺术美:是艺术家通过观察现实 ,对那些原始的、朴素的、粗糙的现实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与制作 ,创造出更生动、更强烈、更深刻的艺术品。艺术美源于现实 ,但又高于现实 ,是现实美的集中概括 ,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现实美。 科学理性美:艺术美不同 ,它主要是研究自然科学中的美学问题。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科学理论、科学公式和科学成果中都蕴涵着美。因此 ,科学理性美不是一种现实美 ,而是一种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自然规律的抽象美。科学理性美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 ,其内涵在于“内在性 ”、“理智性 ”和“逻辑性 ”。它的构成要素:和谐、统一、新奇、简洁、完备、对称。因此 ,它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美。下面我就从几个要素来谈谈我的理解。 1、简洁性。贾濯非老师在讲课的是说到艺术是简单的,太把艺术当回事是艺术的悲哀……的确,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简洁和谐的东西是最美的,是一种长久的美,是千百次欣赏都不会厌倦的一种美,是一种永不落伍的美(比如图1蒙德里安作品《红、黄、蓝》)。做人是这样的,生活也应该这样。简洁并不是简单,它有和谐的一面,比如图2家具的设计的简洁性是人们越来越追求的时尚了。 在科学领域,同样如此,我们大学物理创新教育的李老师是研究天体物理的,在他给我们的教课中说到,天体物理现象丰富多彩,比如天体运动、星云、双星,而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无论现象背后有一种高度的概括的一中表达形式,这就是我们的科学理论和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简明的公式、理论。的确,爱因斯坦说过:“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他这种美学理论,在数学界,也被多数人所认同。美不是一种表象,只有既朴实清秀,又底蕴深厚,才称得上至美。比如欧拉给出的公式:V-E+F=2,堪称“简单美”的典范。世间的多面体有多少没有人能说清楚。但它们的顶点数V、棱数E、面数F,都必须服从欧拉给出的公式(如图3八面体的欧拉公式),一个如此简单的公式,概括了无数种多面体的共同特性,能不令人惊叹不已?在所有的领域,我们正经历着简洁的美。 对称性。对称是自然界的一个重要法则,我们很多的自然的美的事物都具有对称性。这些对称美给人以匀称、均衡、连贯、流畅的感受,因而体现着一种娴静、稳重、庄严。比如自然界的花和叶的生长,以及我们人为建造的建筑都是具有这样的美的(比如图4建筑的对称美)。 毕达哥拉斯有句名言:“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 ,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对称不仅是一种美的表现 […]
» Read more